图片
【作文】
扯闲篇儿(一)张家长李家短
(总01902-文0967)
张家长,李家短,王二麻子有哮喘。
张家长,李家短,姚家媳妇儿不要脸。
张家长,李家短,三只耗子六只眼。
张家长,李家短,瘸腿儿蛤蟆蹦得远。
张家长,李家短,旁人闲事不要管。
张家长,李家短,嗑着瓜子儿到处谝(piǎn)。
我们家最初租住的那个院子里有一个大葡萄架,葡萄架上是两棵百年的大葡萄树秧子。天一热,院子里的女人就经常坐在葡萄架下边儿做针线活儿,她们一边儿做活儿一边儿扯着闲篇儿。
什么叫“扯闲篇儿”哪?开头儿的这几句顺口溜儿,就是形容扯闲篇儿的,北京话也叫扯闲盘儿。
扯闲篇儿是北京土话,就是平时嘴闲着没的说,便有一搭没一搭的东拉西扯,说着些不着边际的话,说一些与己无关的话。
比如“王二麻子有哮喘”,别人有哮喘是别人的事,跟您有什么关系嘛?没有,是不是。
王二麻子刚打医院看病回来,您是给出营养费还是给出医药费呀?您都不管,因为跟您没关系。
再比如“三只耗子六只眼”,这不是瞎掰嘛,要是七只眼不就成了稀稀罕儿啦,非得上热搜不可。
——【稀稀罕儿】北京土话。指少见的事物。
北京土话里还有一句话,跟扯闲篇儿的意思差不多,叫“扯淡”。
简单的说,“扯淡”就是扯点儿又淡又没滋味儿的话。不过,这俩字,有时候儿也有点儿讽刺挖苦和冷嘲热讽的意思。
“扯淡”落到字面儿上,也有把“淡”写成“蛋”的。
还有加了个“瞎”字的,写成“瞎扯淡”或是“瞎扯蛋”,这就更加强化了胡诌八扯的意思。
图片
其实仔细想想,把“扯淡”写成了“扯蛋”,就不是什么好词儿了,就有点儿骂人的意思了。
如果说“扯淡”是不痛不痒的扯闲篇儿,那么,“扯蛋”就扯的有点儿蛋疼啦。
北京有句俏皮话儿,叫“裤裆里拉胡琴儿——弦扯蛋(闲扯淡)”,您想,琴弦儿都扯到蛋上了,能不扯得蛋疼嘛。
北京还有一句说扯蛋的俏皮话儿,叫“鸡子儿上拴绳儿——扯蛋”。
什么是鸡子儿哪?年轻人也许有没听说过这个词儿的。
光绪年间有个举人叫徐珂,在《清稗类钞》里提到过“鸡子儿”这句北京土话,怹是这样儿解释的:
“北人骂人之辞,辄有蛋字,曰浑蛋,曰吵蛋,曰倒蛋,曰黄巴(王八)蛋,故于肴馔之蛋字,辄避之。鸡蛋曰鸡子儿,皮蛋曰松花,炒蛋曰摊黄菜,溜蛋曰溜黄菜,煮整蛋使熟曰卧果儿,蛋花汤曰木犀汤。木犀,桂花也,蛋花也色黄如桂花也。蛋糕曰槽糕,言其制糕时入槽也……”
正如《清稗类钞》里所说的,北京骂人的土话里还真是多有带蛋字的。说到这个蛋字,就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男人的卡巴裆。所以,老北京人觉得这个字眼儿不好,说话的时候儿就成心避开这个字,所以鸡蛋就叫了鸡子儿啦。
我小的时候儿,都叫鸡子儿,就连副食店的小黑板儿上写的都是“鸡子儿”多少钱一斤,连那个“儿”都要写上去。
北京人说话,要么啰嗦,要么简洁。跟扯闲篇儿有关系的同义词里,还有一句话,这句话就一个字儿,叫“扯”。甭管谁家长,谁家短,都是“扯”。
“胡扯”“瞎扯”“扯臊”“扯老婆舌”“东扯葫芦西扯瓢”,都是“扯”。
“胡扯”“瞎扯”“东扯葫芦西扯瓢”就是不谈正事儿,光扯闲篇儿。而“扯臊”“扯老婆舌”就不是好听的话了,在某些时候儿,还有斥责和谩骂的意味儿。
北京还有一句俏皮话儿,叫“东岳庙的二胡儿——鬼扯”。
东岳庙是祭祀东岳大帝的场所,与鬼神文化有联系。二胡作为弦乐,需要用马尾弓“扯”弦演奏。东岳庙传出了二胡的声音,那不是“鬼扯”的,还能是谁扯的。
说是谁在鬼扯,那就是指责谁在无中生有,胡说八道了。
说起“张家长李家短”这句扯闲篇儿的话,要是捯起根儿来,不是现在才有的新词儿。
真要追溯起文字记载来,在大明朝就有了。最早见于元末明初的一部举世闻名的小说儿——您要问是哪部小说儿,咱们下回再说……
【未完待续】
【作文】
扯闲篇儿(一)张家长李家短
(总01902-文0967-插0416-图04079)
图文:梁佛心
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